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研究 >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农业电商在阿坝州农村的发展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16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

作者:陈晓斌、张尚平、黄钢、董成兵、刘元顺


来源:2016年度阿坝州社科资金项目

【摘要】作为民族地区,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电商深厚的生态文化资源,但也面临底部基础薄弱等困难。阿坝州农村发展农业电商必须因地制宜,充分依托独特的生态、农业、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在优化环境、夯实基础、培育主体、抓好示范上着力,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市场导向,开发多元电商产品、采取多元运营模式,走生态化、精品化、人文化的特色之路。

【主题词】发展路径;农业电商;生态农业;贫困地区


一、阿坝州农业电商发展现状

(一)总体水平

目前,我州移动通讯网络已覆盖70%以上农户,光纤宽带已通达至全部乡镇和20%的行政村,培育连锁物流企业10余家,初建乡村电商服务网点近200个,普通货运物流已覆盖至全部乡镇和公路主干公路沿线行政村,临近成都的三个县已开通鲜果物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电商物流集散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电商软硬环境正加快改善提升。已发展家农品电商企业20余家,“触网”、“入网”的企业和专合社近百家、专兼职农产品微商千余人,在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纷纷建立了地方农产品主题馆,在成都和州内县城建立了20余家O2O体验馆,农业电商年营销额在1亿元以上且每年保持20%左右的递增速度。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制约,通讯网络、物流配送、服务平台等基础依然非常薄弱,要素缺失严重,农业电商整体上还处于效仿探索、上热下冷阶段。

(二)运营模式

同大多数内地农业电商发展路径一样,阿坝州农业电商大多数为“一间办公室+一根网线+一个销售网店”,以“守株待兔”式销售特色农产品的B2C(即商户对顾客的在线零售)、C2C(即个人对个人的在线零售)模式。大多数电商企业为纯线上中间销售商,无自建基地、无自有品牌、无协议物流、无固定仓储,与生产企业或专合社形成产品代销但不是独家线上代销关系,依托淘宝、京东等实力强大的第三方电商平台,面向终端消费者通过“左手买、右手卖”赚取价差,本质上就是普通的产品中间经销和零售商。

(三)业务范围

我州农业电商主营业务主要是农产品营销,农资及农技、信息服务类电商等几无破冰。农产品电商主营业务在经营类别上还是以易于电商且商业化潜力高的牛肉干、果脯、核桃、野菌等干货特产为主。随着顺风物流公司入驻,其自有的、快速的农产品物流渠道解决了部分关键的物流问题,特色鲜果快速成为农产品电商的生力军。目前,就销售量而言,甜樱桃、青(红)脆李已跃居农产品电商前列。受分级筛选、价格定位、储运条件等所限,蔬菜、冷鲜肉、蜂蜜等不易于电商的产品极少线上外销。

(四)物流配送

现有物流企业开通生鲜农产品业务的仅有顺风一家,且经营范围仅限于汶川县城及周边。大部分鲜活农产品和广大乡村仍然处于物流配送空白区,物流企业包括顺风均无专门的农产品冷链储运设施和适宜不同产品特点的制式包装,多数与工业产品混装同运,收费标准高,运转同期长,大部分电商农产品不得不通过传统运输手段与物流体系进行拼接、组合。有的农业电商主体为降低成本、保证正常发货和质量安全,不得不在交通物流便捷地设立小型仓库、冷柜等非专业储运设施作为临时配送中转。

(五)运营业绩

绝大部分电商企业自身实力不够雄厚,又缺乏经营模式创新和风险融资渠道,加之电商业务处于建设搭台、宣传推广、探索实践的运营初期,受风险认识不足、判断定位不准、成本控制不严等影响,“赔钱赚吆喝”的占近九成,余下部分要么运营维艰,要么低利爬行,运营业绩整体堪忧。有些电商企业作为政府扶持的地方农产品公益宣传平台的,在政府采购服务项目支持下勉强运转。作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合社等衍生出的线上附带经营户以及农产品微商,数量庞大,业务单一,成本较低,方式灵活,虽然单个经营额不高,但大部分均赢利,且开辟并链式形成的大量品牌宣传窗口促进了电商理念的推广普及和农产品品牌宣传,反过来加快了“入网”、“触网”主体的快速增加,他们恰是推动阿坝州农业快速电商发展的主力军。

二、阿坝州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利好政策频出。国家推进实施了扶贫攻坚行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农业电商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阿坝州作为连片贫困重点区、生态功能重点保护区,以农业、旅游和商贸流通为主的生态经济产业已是阿坝州的战略支柱产业,农业及农业电商享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倾斜更加明显,使我州加快发展农业电商的操作空间更加灵活,措施更加有力。

二是社会资本日渐看好。内地特别是大中城市周边的平原地区,各类社会资本包括传统电商大佬和新兴实力电商企业非常看好并积极投向农业农村市场,抢分蛋糕,农业农村开始成为社会工商资本角逐的新战场和电商发展的新引擎。大一统市场下的阿坝州同样表现如此趋势和特征。土地流转率短短5年左右时间已逼近10%,工商注册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大幅增长,淘宝、京东、顺风、苏宁易购等等知名电商、物流企业也积极与我州各县政府开展农村电商战略合作,为阿坝州加快电商发展提供资金、人才、技术支撑。

三是产地资源非常独特。阿坝州农村拥有优良、独特的资源禀赋,天然和人工种养农产品种类丰富、绿色健康,民族文化、长征文化独特深厚,生态旅游业闻名中外,与日益呈现多元、健康、特色、配套的消费需求趋势紧紧相扣,满足面更宽、满足度更深、满足感更强,这是阿坝州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农业电商的最大资源和最强竞争优势。

四是产业体系相对完备。产业、通讯、冷链、物流、市场、金融、信息、服务、理念等软硬件支撑体系基本健全,与成都大市场的时空距离日益缩短,西南-西北物流大通道连接区地位更加突出,一大批电商主体探索实践多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涌现出一批农业农村电商示范典型,重心下移抓产业、抓“换脑”、抓市场、抓扶贫已是全州上下的共同认识和一致行动,农业电商环境目前已进入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基本齐备的黄金时期。

(二)制约要素

一是低档产品制约。阿坝州农产品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大路货”占据主体,大量产品缺乏分级处理、品牌包装和质量追溯。农产品电商主要是电子化的购销信息精准自动对接,信任的是第三方权威认证,要求交易产品必须提供精准、系统、权威、关联的信息。“大路货”产品身份精准信息的缺失和断裂很难满足刚性的、严格的电商信息技术要求,也与“一站式”现代专业物流配送不相适应。

二是碎片物流制约。阿坝州地广人稀、山高路远,货运物流业务总量不大、覆盖面窄、单位成本高、配送效率低,这与严标准、高效率、低收费的农产品物流配送需求差距甚大。农产品物流目前仍然是工业产品物流的附带产物,物流配送企业受成本限制不可能大幅度开通高半山乡村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若无政府主导和支持,农产品物流瓶颈短期内极难改善。

三是人才稀缺制约。阿坝州人才本已缺乏,既懂农业又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芳踪难觅”。阿坝州电商企业的创业团队大多属10人以下的青年小团队,且素质能力普遍不高、人员构成非常不稳定,对阿坝州特殊的地情、农情、电情难以准确把握,基本上在效仿家居工业产品电商模式,在市场拓展和服务应对上显得力不从心,创业非常艰难,企业利润与团队规模几乎呈反比,这也是阿坝州农业电商主体量大质弱收入薄的主要根源。

四是资金不足制约。农业电商是“烧钱经济”,宣传推广和后台维系资金需求庞大。阿坝州农业电商主体多是从农业企业、专合社、家庭农牧场衍生出来或是青年大学生就业试水,实力普遍弱小,投下初始启动资金后,大都无力进行营体系完善提升、市场宣传推介再投资。同时,电商主体较低的信誉度和地区本就发展滞后的农村金融,形成对电商主体融资来源的刚性制约。

三、阿坝州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生态特色主题

生态特色农业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根本需要,更是阿坝州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阿坝州农村拥有相对富足的生态资源,环境、土壤、气候、地域文化、人文素养都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差异化特征。这种生态、多元、差异的特征就是阿坝州农业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农村电商竞争日趋白热化下我州农业电商的生存基石。因此,阿坝州农业电商必须坚守生态特色底线,竭力挖掘生态特色资源,精心设计生态特色主题,持续凸显生态特色形象,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

(二)夯实发展底部基础

农业电商本质上依然属于农业商贸,离开了实体和基础支撑,农业电商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要推进农业电商快速健康发展,前提还是要把农业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打牢。要加大政府公共投入,积极改善阿坝州落后的路、水、电、网络、市场等基础设施,推进建立促进农业及农业电商发展的配套支持政策、多元投融资平台,加快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产品集散处理中心、农产品溯源体系等,夯实农业产供销各链条、各业态基础,促进线上线下产品链、物流链、技术链、资金链、信息链协调融合。

(三)密织冷链物流网络

阿坝州与内地在农业电商方面的最大差距就是高昂的冷链物流网建设、维护、运营成本。任何一家物流企业既无如此资金、也无如此能力构建起密织到村、到组的冷链物流网络,必须依靠政府力量统筹运作。要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布局,推进建立相应匹配的电商物流园区、电商物流中心、电商货运中心、电商货运站和货运受理点等五类站场组成的新型电商物流化货运站场体系。推动农村综合服务社、超市、邮政、“三农”服务站、村邮站、快递网点等基层农村物流节点建设,鼓励引导物流快递企业加强与交通行业、个体货运商协作,促进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物流体系向乡、村延伸、密织。围绕牲畜集中屠宰点、乡村交易市场、物流货运结点等加快建设农产品产地集散处理中心,配套完善加工、冷链、储运、配送等综合功能,增强电商平台集货对接功能,推动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快捷、精准、安全、集约流通。

(四)壮大市场运营主体

积极开展农业电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培训,促进农业电商理念普及,有计划培养一批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生态农业电商人才,引导更多农牧民和市场经营主体懂网、触网、用网。加强政策和信息引导,积极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对接各类涉农电商平台和电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电商,引导综合型电商企业拓展农业电商业务,扶持垂直型农业电商企业发展壮大,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农村经纪人、农村信息员等依托电商创业,努力壮大多种渠道、多种模式、多种类型的生态农业电商市场主体阵容。

(五)严格质量安全管控

加快制定适应电商的生态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物流配送、业务规范等标准,认真实施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和绿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建设,引导各类电商主体共同建立生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建设物联网示范基地,大力提升生态农产品产销标准化水平。建立健全“名特优新”“三品一标”“一村一品”等电商基础数据库,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查。

(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预警分析,及时全面准确发布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库存价格及未来趋势等市场信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公开力度,加快建立生态农业系统综合信息平台。以绿色农业系统综合信息平台为依托,统筹对接各行业各部门涉农数据信息点或平台,推进建立绿色农业生产经营全产业链以及市场诚信体系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电商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七)加强网上展示推介

在抓好农产品线下营销促销工作的同时,收集、整理农产品内外特性、质量安全认证要素、品牌发展历程以及产地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精心策划设计,集中打造网上展示大厅,加强宣传推介,提高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公信力、信誉度和美誉度。建议各县通过自建或委托的形式,建立一个综合型网上展示厅,立足“三品一标”产品和幸福美丽村寨重点包装推出一批彰显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名优品牌产品和绿色农业示范园,进行立体持续宣传推介。

(八)加大运营模式创新

指导支持农产品电商企业、销地农产品批发和集散市场有效衔接产地信息,推动电商企业和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与城市社区、学校、机关、连锁超市、酒店等大型采购商开展合作,共同设立生态农产品体验店、自提点、提货柜等,积极探索“基地+采购商”、“基地+消费者”的鲜活产品直配模式,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互动销售。积极探索开发“产品+文化+教育体验或康养休闲”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商产品,以单纯卖农产品拓展为提供放心农资、藏羌文化、休闲健康、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增强农业电商的内涵和张力。

(九)强化顶层统筹推动

围绕本地农业农村实际和电商发展态势,追踪热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细化规划、政策、制度、项目等推进措施,有力有序推进农业电商健康发展。强化项目重点支持和示范带动,将农业电商与农业、工业、旅游业、流通服务等行业内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和树立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农业电商示范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模式等,加强示范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农业电商发展的良好氛围。

(十)打造知名电商产业

紧紧围绕精细蔬菜、特色林果、天然菌药、牦牛肉奶等地方特色产业,以做响做实“净土阿坝”、“桃坪羌寨”“壤巴拉”、“汶川甜樱桃”等区域、集体品牌为抓手,以县为单位,从产供销全链入手,重点打造一批品牌产品物联网基地、集散处理中心、质量追溯体系、信息服务平台等,培育一至二个看得见、摸得着、可示范、有效益的知名电商产业。以品牌商标保护为核心,加大假冒违劣品牌产品的网络监控和依法维权力度,建立品牌产业电商主体的诚信档案,加强知名电商产业的市场监管,做好质量安全问题舆情监控和应急防范,竭力保护品牌产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Z].

[2]阿坝州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3]阿坝州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Z].

[4]黄钢、徐玖平,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论 [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01-104

[5] 钱丞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4):41-42

[6]梁春丽,农村电商正迎来2.0时代[J].金融科技时代, 2015(1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