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研究 >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对黑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探究、思考及利用

发布时间:2017-10-16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

作者:袁颖春、刘辉冯益忠张亚辉

苏芸吴玉珍许小玲


来源:2016年度阿坝州社科资金项目

【摘要】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文物专家谢辰生说:“文化的传承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根,丢了魂,那是绝对不行的。”黑水在解放前,由于受土司头人的统治,加之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语言环境及人文环境影响,外界对黑水充满“神秘感”……当前,黑水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实现“文化强县”战略目标,亟需我们重新认识黑水历史,把历史文化财富与当前蓬勃兴起的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找出一条“文旅相融,文旅互动”、符合黑水实际、具有黑水特色的富民发展之路。

【关键词】历史文化;文化产业;保护利用


近年来,黑水县以灾后重建和蓬勃兴起的旅游业发展为契机,使黑水许多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传承发扬与开发利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还有许多有价值有潜力的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开发利用,甚至濒临灭绝失传。为全面了解黑水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情况,挖掘开发资源潜力,县委党校组成课题调研组,就黑水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通过走访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田野调查等形式,在对黑水优势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结合调查研究情况,就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黑水的历史文化资源概况及其特点

黑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勤劳的各族人民,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彪悍的民风民俗,神秘的宗教文化、悲壮的红色文化、不屈的民族精神,在43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珠联璧合地演绎和诠释了黑水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民族融合、极高品位和浓郁特色,成为雪域高原的灿烂文化景观,是中华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是促进黑水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黑水的由来

今黑水之区域,据一些藏文史料记载,在历史上含大黑水和小黑水两大部落。大黑水藏语称“措曲”,意为“猛河”或“生铁之水”,小黑水藏语称“曲纳”,意为“黑水”,现县名叫“黑水”,实为藏语小黑水即“曲纳”的译意,而当地藏民却称呼“措曲”即“猛河”,是以大黑水的古称作为整个黑水地域的称谓。藏语嘉绒方言称黑水流域为“柯基(或戈基)龙坝”,“柯基(或戈基)”指黑水人,“龙坝”指方域。

(二)黑水的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概括起来,黑水的历史文化资源可分为有形历史文化资源和无形历史文化资源两大类。

1.有形资源。可分为8小类,分别为:

(1)遗址类:主要有芦花会议遗址、瓦钵徐向前战斗指挥所遗址、芦花官寨遗址、慈坝官寨遗址、二木林山顶平康县古城遗址、八字古遗址、沙板沟遗址、色尔古遗址、新街栈道遗址、石德格拉栈道遗址等;

(2)标语类:二里红军石刻标语,约窝红军石刻标语,约合多红军石刻标语群,卓格都红军标语等;

(3)建筑类:森工局碉堡,中达古碉堡,光荣亭、石古子水磨房、竹别水磨房、二里杨保生碉楼、格达碉楼、瓦斯学碉楼、卡谷土碉、色尔古藏寨、苦瓜塔等;

(4)寺庙类: 有德青郎寺、西巴寺、罗若寺、联寨寺、托撒公配寺、俄恩寺、沙石多寺、古日巴寺等8座开放寺庙和众多的宗教活动场所等;

(5)碑记碑刻类:有徐古摩崖造像、丁寨摩崖造像、沃河摩崖石刻、丁寨石牌坊、白尔窝记事碑、瓦钵约窝村修路功德碑、色尔古村建房立业碑刻、黑水革命烈士纪念碑、罗窝和纳尔高山錾刻水池等。此外民间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等方面的实物史料;

(6)祭祀类:石碉楼祭祀地、西苏王子经幡台、日布插箭台、卡地插箭台、黑水县革命烈士陵园等;

(7)古墓葬类:色尔古地鱼古墓等;

(8)档案类:在历经岁月的沧桑留存下来的黑水清朝和民国档案,既是黑水历史的珍贵记忆,又是研究黑水历史最重要、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更是黑水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它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和极高的文物价值。现今珍藏在黑水县档案馆的清代档案内容丰富,有谕、札、委牌、功牌、宪牌、执照、印信、号纸、告示等不同类型的档案共130件。这些档案从另一个侧面,有助于我们了解清王朝对黑水乃至整个阿坝地区进行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统治的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民国珍贵档案是解放前较为完整的地籍档案,是民国二年(1912年)2月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11月以及(洪宪)民国五年这段历史时期形成的,是这一历史时期国民党在黑水县履行其职能的活动记录,全馆共珍藏有民国档案82件。由于黑水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历史的沿袭性,当时黑水以大小黑水两条河流为界,分别由理番县和松潘县管辖,为此现存的民国档案涵盖两县的内容,主要有:民国政府及直属机构、直辖机关、附属机关关于人事委任、调解、通行、查禁烟毒等工作的委任状、训令、名片、处决书、报告、护照、和约凭证、结业证书等,再现了当年黑水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重大活动、社会治安和风土人情,对研究黑水民国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上述历史文化资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黑水文明发展的灿烂历史,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2.无形资源。无形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等5个方面:

(1)宗教文化:宗教的产生、发展和融合是中国历史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黑水有八座开放寺庙,涵盖宁玛派红教、格鲁派黄教、噶举派白教、雍仲苯波教等四大教派,各教派交相辉映,让黑水这方土地充满了神秘感。

(2)民俗文化:千百年来,黑水由于有语言无文字,文化传承通过祖辈口授宣传,致使这方土地的民俗民风、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民谣谚语、民歌民乐、民间舞蹈、民间服饰等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3)名人文化:解放前,有被誉为“雪山三头臂”之一的苏永和;有为革命理想事业而献身的红一军团一师二团团长龙振文;有1935年途经黑水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张国焘、李富春、徐向前、秦邦宪、张闻天、王稼祥、凯丰、邓发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光辉足迹等。

(4)饮食文化:黑水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咂酒文化源远流长,据传,远古时,部落之间纷争不断,黑水人每遇出征都要豪饮当地特产——青稞酒,本地人称咂酒,饮后人人勇猛无比,逢战皆胜。于是黑水人喝咂酒的习惯就这样流传下来。咂酒醇香宜口,是黑水人民过节、婚丧、嫁娶以及修房、待客送礼的必备之品。

(5)红色文化:黑水既是少数民族地区,又是革命老区,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的一年零两个月中,红一、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右路纵队之一部近九万人次,先后翻越雅克夏、昌德、打古三座大雪山,三次途经黑水,长征北上。当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落后的人文封闭环境,客观上对进入黑水的红军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使得红军得到了较好的休整,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芦花政治局扩大会议,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和筹粮委员会,筹集了大量的物资,黑水藏族儿女为红军长征胜利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三)黑水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

黑水是属于从农(区)耕文化到游牧文化(马背文化)的过渡区域,是羌族文化与藏族文化的融汇地、嘉绒藏族文化与安多藏族文化的交汇地、汉族文化与本土文化兼收并蓄的聚集地。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使这里的文化呈现多元化和多彩化,让黑水这片土地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无穷的魅力。具体可概括为六性:

1.区域位置的特殊性

从黑水的历史发展进程来讲,黑水在解放前的历朝历代都没有统一的县政,多为邻县管辖,加之由于自身有语言没有文字,即使是本地现有的语言,在不同的沟、不同的村、不同的寨,语言都还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造成了黑水的历史文化在解放前很少有文字记录过。不如邻近的理县有《保县志》、松潘有《民国松潘县志》、茂县有《道光茂州志》等详尽的文字记载。

解放前的黑水虽处阿坝州腹心地带,但是外界涉足到黑水的专家学者可谓少之甚少,到汶川、茂县、理县、松潘的包括国外的、国内的民族学者、社会学家、探险家、传教士比较多,能记载黑水的民族学者、社会学家、探险家、传教士多是通过多方打探记入到部分史料书籍中,如红音等编译的《伊莎贝拉在阿坝》《威尔逊在阿坝》、1883年英国威廉吉尔上尉著《金沙江》、著名的影像学家庄学本著《羌戎考察记》、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林耀华著《从书斋到田野》等,对黑水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有不同程度的介绍。而实地深入黑水做考察的是在40年代,国民党为了开发边疆事业,于1941年华西协和大学边疆研究所派出王均衡教授到黑水做调查,写出《黑水流域地图质疑及边疆地图问题之亟待解决》;于1943年华西协和大学边疆研究所派出于式玉、蒋旨昂等教授到黑水做调查,写出了《黑水头人与百姓》、《黑水社区政治》《麻窝衙门》《记黑水记行》《黑水民风》等文章,所有文章刊载在当时的刊物《边政公论》和《康导月刊》。于式玉教授出版了《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上述3人的文章生动再现了黑水当时的生产生活生存、民俗、宗教、教育、贸易、地理、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现状。在此之前,国内外人士对黑水的真实情况知之甚少。他们是怀着对黑水人民真挚的热爱之情,朝夕相处,忧乐与共,实地调查所写的这些文章,不但在当时填补了研究黑水的一些空白,还增进了民族友好和民族团结。在1994-2003年之间,台湾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博士王明珂多次利用寒暑期在川西地区包括黑水进行田野研究,著有《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对黑水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作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也是宣传黑水的媒介之一。

但是,不论是外围打探黑水的探险家、民族学者、影像学家,还是深入黑水腹心地带调查了解黑水的学者、教授,他们的文字记录和调查,也是面对世界给黑水的宣传,扩大影响打开黑水的一扇门窗,是我们了解自己历史,不可多得的、甚至是唯一的历史档案,也是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甚至留给人类的一笔丰富的财富。这些对黑水宣传自己,扩大自己的影响,增加自己的话语权依然是最好的窗口之一。

2.行政建置的纷繁性

黑水历史悠久,古为冉駹地域。秦、汉为蚕陵县地。蜀汉于黑水境北置平康县(今知木林乡二木林村),后以蚕陵、平康两县领其地。北周分属通轨、江源、左封、广年四县。隋初四县属汶山郡。隋末以平康、左封(包括木苏、维古、色尔古、瓦钵梁子等)两县领之。唐武德元年(618年)废平康。二年(619年)废左封属翼州(今茂县叠溪)。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在境内马桥置当州辖通轨(今三打古)、左封两县。显庆元年(656年)左封县迁驻徐古;翌年置谷和县(今芦花、红岩、麻窝等地),治地米尔垮(今芦花镇四美村河坝)。文明元年(684年)在境内寡古置利和县(今沙石多乡);二年(687)置归城县(今石碉楼乡),治地苦瓜。唐末为吐蕃版图。元为吐蕃宣慰司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北部为松州毛尔盖千户所领,其余为茂州叠溪土千户所领。明为松潘。明初,在知木林置麦扎族长官司,明末置大姓黑水土百户,属松潘卫、茂州卫领地。清在境北麦扎、乌木树、知木林、慈坝置土守备,属松潘厅。道光六年(1826年)改土归流,大姓黑水(丁寨等六寨)属茂州管辖。清末大黑水为梭磨宣慰司所辖,隶属理番厅,小黑水隶属松潘厅。民国二十四年属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黑水于1952年7月24日解放,同年9月置芦花行政委员会(县级),为黑水县临时政府;1953年12月成立芦花县,1954年6月改为黑水县。1957年7月,松潘县小黑水下辖的知木林、乌木树、慈坝、晴朗、麦扎(今卡龙)等五乡划入黑水县。1958年7月,州政府将黑水县所管辖瓦钵梁子乡的大瓜子和小瓜子划入茂县。1960年,松潘县的上下达盖两村划入黑水县。

黑水现境域为古当州、悉州和柘州的绝大多数地方。目前,目前全县辖3镇14乡、128个村(社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聚居县。总面积4356平方公里。县境以芦花镇为中心,北38.4公里接松潘县毛尔盖区;东北46.5公里接松潘县热务沟区;南15.4公里接茂县赤不苏区;东南45.5公里接茂县较场区;西北31.2公里在亚克夏山脉与红原县分界;西南35.1公里在鹧鸪山脉和理县分水。

3.历史文化的悠久性

①民族融合促进宗教文化发展

黑水地区自隋唐以来,西藏吐蕃王朝兴起,东征占据其地,兵民留籍,藏族文化传入,黑水土著居民与吐蕃驻军及移民和下象雄土著相互融合,是藏族色、木、冬、东、热、柱六大原始姓氏的后代,后裔成为藏族的组成部分,后由于没有姓名,是由于藏传佛教兴盛后,藏族民众崇信佛教,一般请高僧、活佛为自己的孩子取名,或者将佛教教义所宣扬的代表“善良、美好、吉祥”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名字,祈求一生幸福美满。

《新唐书吐蕃传》载: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 ,“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松州之战正式拉开帷幕。随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吐蕃王朝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控,常年派兵拥其地,致使黑水成为边关要塞之地,同时,在西藏兴起的噶举派白教、宁玛派红教、格鲁派黄教、苯教等各种藏传佛教在黑水这片土地上得以传承。

今天我们黑水都称嘉绒藏族,“嘉绒”一词为地名,全称是“嘉莫察瓦绒”,嘉绒为简称,嘉莫察瓦绒中的“嘉莫”取自位于嘉绒腹心地带的神山“嘉莫墨尔多”的前两个字,这座神山属于藏族古老宗教苯波教的大神山,苯教的最大护法神叫“斯巴嘉莫”,意为世间女王,嘉莫即女王,这座神山以护法神名字命名的。“察瓦”是热带的意。绒是农的意思,由于气候条件好,嘉绒地区是蕃域四大农区(察瓦绒、沙安绒、雅绒、嘉莫绒)之一。称为嘉绒的地域,主要分布在邛崃山脉一带、岷江上游、梭磨河、大小金川河、大渡河上游、雅砻江流域等地区。

黑水的藏传佛教大概由两种不同的途径传入。一是吐蕃强盛,常于边境要冲(如松、当、翼等州,即今松、黑、茂理等地)与唐王朝争战以扩展边域,战后唐不少将士未返还原籍,留下与本地的土著民族融合,佛教随之传入。二是藏王赤松德赞时,西藏有名的佛经大译师白诺杂纳受迫害,流放来到嘉戎地区传教时,涉足黑水,自此藏传佛教在黑水这块土地上传播发展。

白若杂纳到嘉戎后,在民间译经说法,招徒建寺,竭力将佛教宏扬,曾受到嘉戎王的赞赏和支持,其足迹几乎遍及该地区,其事迹影响为民间世代传颂,现黑水至今流传着白若杂纳来讲经说法时居住过的地方,走过的路而留下的地名传说、遗迹,以及他来黑水建庙、建路、摩岩造像等神话故事。

在黑水传播的宗教,主要有宁玛派(红教)、格鲁派(黄教)、苯波派(黑教)和噶举派(白教)。8座开放寺庙,其中:苯波教1座,即联寨寺;黄教3座,即:洛若寺、俄恩寺、托撒公配寺;白教1座,即:西巴寺;红教3座,即:德青郎寺、古日坝寺、沙石多寺。

②重大历史事件彰显艰辛历程

在黑水历史上,大小事件层出不穷,可圈可点并能以文字和史料留存于后的相对偏少,课题调研组在多方收集整理后,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作阐述。

【明代黑水麦扎人民的抗暴斗争】

明宣宗宣德年间,麦扎人民的一次抗暴斗争是黑水历史长河中的浓重一笔。

《明史·卷三百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九·四川土司》和嘉庆《四川通志·卷九十·武备志》记载着黑水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兵事活动,这是一次声势浩大的人民抗暴斗争。

宣宗宣德年,四川巡按等奏:“松潘卫所辖阿用等寨蛮寇,拥众万余,伤败官军,请讨之。帝意边将必有缴之者。既四川都司奏至,言并非番寇。实由千户钱宏因调发松潘官军往征交址,众惮行,宏诡言番寇至,当追捕,冀免调。又领军突入麦匝(即今卡龙)诸族,逼取牛马,致番人忿怨。复以大军将致讨慑之,番众惊溃,约黑水生番为乱。帝命逮宏等,而责诸司怠玩边务,亟捕诸伤官军者。遣都指挥佥事蒋贵往,同松潘卫指挥吴玮招抚番寇,令调附近诸卫军二万人以行。时贼围松潘、叠溪、茂州,断索桥,官军与战皆败,出掠绵竹诸县,官署民居皆被焚毁,镇抚侯琏死之。蜀王护卫官校七千人来援,命都督陈怀与指挥蒋贵等合师亟讨之,而枭宏于松潘以徇,并窜诸将之贪淫玩寇者。三年,陈怀等率诸军屡败贼于圪答坝、叶棠关,夺永镇等桥,复叠溪,抚定祁命等十族,又招降渴卓等二十余寨,松潘平。”

【黑水巴什合珠事件】

咸丰元年(1851年),黑水遇荒年。百姓苦于土司的苛捐杂税,生存极为困难,由此发生了瓦钵和尚巴什合珠跋涉到成都,找到四川总督府,向总督诉了苦,告了梭磨土司斯严渣耿恰的状,巴什合珠把黑水五十五沟半的百姓全部动员组织起来,用木板捆成十字形,点上大火烧死了土司斯严渣耿恰。从此,百姓安居乐业,生产有所发展。巴什合珠受到黑水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年长者常在晚上烧香祝福,愿巴什合珠健康长寿。此习一直流传到黑水解放。

【邓锡候三次进攻黑水惨遭失败始末】

1931年黑水噶尔郎头人绰斯基由于在头人之间的较量中处于劣势,感到自己孤立,势力单薄,有灭顶之灾的危险,于是派人去成都找邓锡侯,以作靠山,企图在黑水站稳脚跟,以至称称霸黑水。

邓锡侯早已垂涎阿坝州,现又“名正言顺”获得垂手可得的好机会,何乐而不为!于是经过一番准备,于1931年2月至10月先后三次派遣部队攻打黑水,皆以失败而告终,最后由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又兼任班禅会议厅主任委员的罗桑郎甲出面,去南京会见了班禅驻京会议厅三品官员詹东·晋美优嘉。随后又呈见了会议厅四品官桑晋活佛。事后三人经会商,一致认为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进行调解,以求和平解决。于是三人一道至成都会见了二十八军军长邓锡侯,向他提出了和平解决“黑水问题”的建议,达成停火协定,甘营长等得以解救,二十八军全部撤出黑水,同时黑水派出全权代表去成都谈判。黑水派去的代表是基郎头人贡让(苏永清)、党康头人部下的沙石多甲足小头人多尔基和格基根头人木苏的管家坦塔,三位代表于1931年12月在成都与邓锡侯谈判,双方达成谅解:战争中的损失也互不赔偿,而二十八军在黑水被缴械的武器也一律不再退还,并保证以后不再进攻黑水了。邓锡侯三次进攻黑水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自第三次内战结束后,苏永和声名鹊起,成为“雪山草地三头臂之一”。

历史遗留文物彰显源远流长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42处,其中古遗址15处,古墓葬1处,古建筑93处,石窟寺及石刻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6处,其他类文物2处。不可移动的国家级文物1处,芦花会议遗址;不可移动的省级文物单位6处,包括木苏徐古摩崖造像、瓦钵徐向前战斗指挥所遗址、芦花官寨、红军石刻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现有馆藏文物99件。其中,1991年8月15日,由省级文物鉴定组鉴定为3级的文物有抚琴佣、陶鸡、施釉陶、葡萄佣、施釉双耳陶等9件,东汉时代文物23件。

4.山地民族的坚韧性

黑水境内山峦起伏,坡陡谷深,河流深切,交通闭塞、自然灾害频发。从清末至20世纪80年代末,有据可查的地震、山洪、冰雹、雷击等自然灾害就达23次之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恶劣险峻的自然环境里,黑水人民与天争、与地斗,在这里生生不息,铸就了黑水人性格强悍、身体健壮、吃苦耐劳、英勇善战,纪律性和耐力超强的山地民族性格;炼就了过硬的胆识和强健的体魄;由于征战频繁,炼就了勇猛的性格和尚武的精神,为这片土地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尤其在黑水民兵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历史上,黑水或与部族纷争,或与周边征伐,或反抗朝廷压迫,战乱不断。1931年,国民党川军邓锡侯部曾三次派兵攻打黑水,均以失败而告终。黑水建县以来,许许多多优秀青年参军报国,在部队上,黑水人也以作风硬朗、吃苦耐劳著称,军事素质高,纪律严,涌现出了以瓦钵九陈为代表的战斗英雄。近年来,黑水人民的子弟兵——黑水民兵享誉全国。无论是抗震救灾、抗洪抢险,还是维稳处突、高原驻训,黑水民兵的表现都堪称楷模,成为全国民兵的一面旗帜,是雪域高原的一座丰碑,受到中央军委的高度评价。

苦难可以照亮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几千年来,在痛苦与磨难的挣扎中,在黑水人骨子里形成了愈挫愈勇、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与红军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交汇在一起,催生了具有黑水地域特色的黑水民兵精神,“爱党报国、爱军尚武、骁勇善战、战无不胜”是黑水民兵的本质和精髓,这种精神是黑水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后发追赶的力量源泉。近年来,在森林扑火、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就是黑水民兵精神的真实再现,是黑水民兵精神在藏区树立的一座历史丰碑。

5.红色文化的悲壮性。

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的一年零两个月时间里,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近9万人次,先后三次进出黑水,红军长征中翻越的5座大雪山有3座在黑水境内,分别是雅克夏雪山(又称长板山或马塘梁子)海拔4443米,是红军长征路上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昌德雪山,海拔4283米,是红军长征路上翻越的第四座大雪山;达古雪山(又称拖罗岗)海拔4752米,是红军长征路上翻越的最后一座大雪山;党中央在芦花召开了两次重要的政治局会议,并在瓦钵一带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和“游击队”武装组织,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及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彭德怀、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着这支无坚不摧的革命队伍与大自然进行着顽强的抗争,在黑水这方雪域高原留下了他们光辉而又悲壮的足迹。

红军长征时,黑水仅是一个有17000余名藏民聚居的贫穷山区。由于受到半封建半农奴制度生产关系的束缚,生产力十分低下,传统农作物产量不高,广大群众终年不得温饱,加之国民党军阀和当地头人、土司相勾结,恐吓群众,颁布了《惩治条例》,规定不准同红军接触、为红军办事。红军所经各寨,看不到炊烟,听不到鸡犬之声,缺粮断炊日复一日地威胁着红军的生存。这对当地藏族群众和红军来说,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但在革命最为紧急的关头,黑水藏族群众发扬无私无畏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大力支持红军筹粮、筹盐、筹畜油以及运粮送水,谱写了军民鱼水情的动人诗篇。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及走访调查,红军长征经黑水,在1935年至1936年的两年内,曾三次进出黑水,共约9万人次驻扎和过往、逗留时间约150余天。1935年,红军从6月18日入境至10月30日后卫部队离境,数万之众过往黑水,驻扎整训,筹粮约4个多月。同年9月至10月,由于张国焘不执行毛尔盖会议的决议,坚持错误路线,继续搞分裂,命令已到草地的四方面军停止北上,从草地原路返回金川南下,数万红军又经黑水去卓克基。这年内,红军在黑水地区筹集用粮约670余万斤(包括借用群众历年存粮200万斤和割当年地里新粮在内),其中就地吃用约570万斤,带走约100万斤。1936年7月,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北上,右路纵队近1万人,于7月中旬路经黑水去草地,在黑水境内驻扎15天。此次红军在黑水借用粮食约40万斤,其中吃用耗粮30万斤,带走10余万斤。以上两年合计筹集借用粮食约710万斤。据有关史料记载,当年红军在阿坝州筹集粮食约2500—3000万斤,黑水筹集粮食占到24%—28%。其中在境内驻扎整训时耗用约600万斤,带走约110万斤,借用宰食各类牲畜3万余头,折合肉食约100余万斤,借用各类畜油1万多斤,熬制土盐5000余斤,还借用了一大批牲畜皮张,牛羊毛和野兽皮等,上千人藏族群众争先恐后,不辞劳苦,不要报酬,自带“糌粑”做干粮,甚至有全家都来为红军运粮食,展现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动人画面。难怪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也不禁为之惊叹:“在这个地方光是解决红军的粮食问题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这正是毛泽东主席一再赞喻的中国革命史上特有的“牦牛革命”。

红军长征在黑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既遭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又遭地面反动武装的阻扰袭击,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有近万名红军战士为了革命,为了理想,在雪山峡谷中埋下了忠骨。新中国成立后,黑水在历次平叛中,广大基层群众心向新生的人民政权,积极投身于反复旧、反叛乱斗争中,为平定叛乱做出了卓越贡献,共有59名藏族群众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6.民俗文化的独特性

由于地处高山深谷地带,四周山岭绵延,形成相对封闭的状态,“五里不同语,十里不同俗”,其民族地方特色极为明显,积淀了极为丰富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黑水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目前,全县有国家、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4项,其中国家级2项,卡斯达温和阿尔麦多声部民歌;省级3项,圈德迪(二人舞、辫子舞)、穷度卜(敬河神)、碉楼营造技艺。同时还包括有灿烂悠久、异彩纷呈的毒药猫文化、语言文化、祭祀文化、服饰文化,让黑水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神秘感。

二、黑水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黑水的文化产业培育工作进展较为缓慢,“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整合不够到位,许多很好的历史文化资源“束之高阁”,以致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不明显,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无法与其他产业相提并论,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产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黑水文化产业经营主要体现在网吧经营、图书发行、书报刊零售、娱乐场所经营、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打字复印、文体用品零售、室内棋牌游戏等领域,产业发展仍处在自发性状态,发展缓慢,行业成分单一,规模小,布局分散,组织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不能形成产业集群,产业发展的档次和经济效益低下。文化产业培育的产品缺乏本土历史文化的“印记”和“烙印”。

(二)文旅资源挖掘整合力度不够。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有效整合,运作水平较低,体现时尚、潮流的现代文化产业几乎没有,资源优势还不能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造成人、财、物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比如,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如何衔接,文化资源与特色农产品、工艺饰品生产如何结合,没有一个协调机构来统一策划、对外营销;旅游景点推介缺乏历史文化内涵,没有一份完整的导游词;浓郁厚重的民间民俗文化缺乏专业的文艺演出团体和展示平台,此前由民间组建的营业性演出团体因缺乏效益已经解散。现有的卡斯达温艺术团由政府全额拨款,加之部分人员是临时演员,待遇低,流动性大,承担的任务仅是送文化下乡、政务接待、旅游推介等常规性文化活动;作为闻名全国的卡斯达温、阿尔麦多声部,其深厚文化内涵的挖掘打造不够,也仅参加一些县内外不定期的展演活动,创新力、影响力都不够强,未能形成文旅一体的产业效应。对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打造力度不够,存在“重自然、轻文化”、“重观光、轻体验”、“重一般营销宣传、轻层层营销推进”的倾向,没有开发出吸引游客体验并参与其中的民俗文化活动,以致于游客观光旅游景点后,“白天累、晚上睡”,对黑水的民族民俗文化认识了解不够,留不住游客。

(三)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撑。由于文化是软实力,大多数人对黑水固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缺乏全面的了解,大多数单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认识不足,全县缺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和政策扶持,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文化资源开发途径单一,文化创新能力不强,导致文化产业市场不健全,文化消费水平低,消费市场疲软。

(四)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严重不足,发展产业所需的管理型人才、创意型人才、市场营销型人才更为奇缺。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约,本地歌手、艺人外流现象较为严重,文化艺术教育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如县内各中小学校的音乐舞蹈美术类艺体人才匮乏,影响了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化、旅游部门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经验丰富、能结合本土文化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本质上是创意产业,文化资源只是一个潜在的优势条件,如果没有强大的创意能力来推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那么再优秀的文化资源也只是形同虚设,创意能力的缺乏制约了黑水县文化产业发展。

(五)文化保护品牌开发力度不够。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是黑水县一项迫在眉睫的大事。黑水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需要保护的民族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相应的保护任务也十分繁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人心、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不断增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黑水县固有民间民俗文化和传统村落建筑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呈现弱化趋势,特别是卡斯达温、圈德迪、阿尔麦多声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数是老年人,年轻人对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不感兴趣,后起传承人断层,导致黑水县许多种类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失传与灭绝的危险,部分传统村落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被迫蒙上了钢筋混凝土,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观赏价值逐渐消失。同时,“卡斯达温”、“圈德迪”、“阿尔麦多声部”等知名品牌文化遗产开发力度不够,目前仅体现在“有名气无市场”和“有品牌无效益”,未把资源优势转化成商品优势。已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芦花官寨、徐向前遗址、芦花会议遗址等文化设施基本处于闲置,甚至有的设施出现了损毁现象,未得到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留存的木苏摩崖造像、丁寨清朝石牌坊、瓦钵红军石刻、瓦钵约窝清朝修路功德碑、扎窝白尔窝记事调解碑等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许多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未有效整合到旅游的讲解、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旅游文化内涵显得苍白无力。

三、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任务,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为此,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细化产业发展规划。黑水县于2012年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县的意见》,在该《意见》的指导下,还应尽快制订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黑水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制定详细的科学规划,并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项目库。规划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明确产业格局,合理选点定位、精心选择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重点,真正历史文化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体现应有的份额。

(二)优化文旅结合思路。旅游是承载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精神价值和人文含量,文化之“魂”与旅游之“体”相互融合,方能增强旅游业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竞争力。当前,黑水县正逢全力加快旅游发展的时机,如何全力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的良性互动,实现“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是文化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一要按照黑水县《黑水县全域全时旅游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现有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让其深厚的民间民俗文化和久远的历史文化大放光彩,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如:达古冰山景区通过名家定位为“最近的遥远”,可把唐朝在此地建立的当州府,下设的通轨县、平康县、利和县、谷河县等列入景区讲解内容;卡龙沟景区可把知木林乡二木林村山顶在蜀汉时期(公元221年)建立的平康县旧址列为讲解内容;木苏乡徐古摩崖造像可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进行投资建设,留住游客。二要做好文化品牌的带动。一是借助达古冰山五星级酒店已有的硬件环境,精心策划打造一台以卡斯达温、阿尔麦多声部、圈德迪等为主的特色民俗文化歌舞剧,创作几首能唱响黑水、唱响冰山的流行歌曲,并依托黑水县丰厚的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建设一个以声乐、舞蹈、表演为主的大型演艺中心,演艺中心的建设,不仅能够承担县内各类大型演出和活动,还能充分发挥黑水县本土艺术人才的演艺才能,使卡斯达温、圈德迪、阿尔麦多声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做好“古今文化互动文章”,即:在相关景区景点,设计体现古代与现代文化气息相结合的民风民俗活动项目,供游客参与体验,让游客在娱乐与观赏中感受质朴、厚重的当地民俗文化底蕴;大力开发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如饮食产品、民族服饰产品、民族饰品等,让游客能吃到民族特色美餐,买到可纪念的民族产品。三要规划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以项目支撑为依托,着力打造交易和投融资平台,规划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四要以“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的形式,把 “冰山彩林节”、“藏族风情节”、“达古冰山冰雪节”等办成常态化的节日,以此达到树品牌、聚名气、增美誉的效果,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五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芦花官寨、徐向前遗址、芦花会议遗址等文化设施,落实责任,管理到位,避免建好的文化设施闲置,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制定引资优惠政策。黑水县兼具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元的民俗文化、多彩的旅游文化、壮丽的红色文化、凝重的建筑文化、发展中的现代文化等等,可谓文化资源种类多、品位高、潜力大,完全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为此,黑水县应结合实际,在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制定完整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本。所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应当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内容涵盖文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竞争政策、产业序列及投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等。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性文化投入增长机制,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工农业项目一同对待,享受资金支持、税费减免及用地、用电等优惠,形成鼓励、扶持文化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政策培育体系,通过政策引资和项目培育,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扩大群众参与面,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加强文化设施保护,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撑。

(四)创新综合协调体制。文化产业发展涉及众多行业,需要各乡镇、各部门综合协调,合力促发展。一是建议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和协调本县文化产业各项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建议成立文化旅游工作委员会,强化其文旅委职能,支持其承担起文化产业相关工作。二是建立投融资机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专户专项使用,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等有效途径,切实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三是建立健全文化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单位在文化产业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对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有效整合,避免各自为阵,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和浪费。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断层和各种历史文物遗址被损毁的现象,政府应把传承人的保护和文物遗址的保护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一种常态化的投入保障机制。

(五)建立人才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对文化人才实行打破户籍、部门、地区界限,简化人才引进手续,积极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如编导、策划等。二是制定可行的人才激励制度。积极扶持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补贴和激励制度。三是落实优惠的人才使用政策。利用优惠政策引导文艺工作者、经纪人、企业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图书出版发行及影视音像业、艺术培训展演及歌舞娱乐业、体育健身业等各类文化产业,扶持、培养、造就一批知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四是推行合理的人才培养办法,对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紧缺的人才,利用文化企业、大专院校、文化培训中心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对现有文化人才进行业务培训。同时,注重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努力培养和壮大一批懂专业、会经营、有事业心的本土领军文化人才队伍。五是构建一个良好的人才传承机制。要从小抓起,培养更多的民俗文化传承人。以芦花小学现有的“民俗文化传承班”为示范和辐射带动,编纂乡土民间民俗文化教材进入课堂,根据民间民俗文化在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分门别类、因地施教的方式,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办“民俗文化传承班”,达到“一校一文化品牌”、“一校一文化特色”的校园布局,使卡斯达温、圈德迪、阿尔麦多声部、黑水锅庄等民间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隋唐部分

2.刘昫等《旧唐书·地理志》剑南道

3.欧阳修等《新唐书·地理志》剑南道

4.黄奋生《藏族史略》第一篇第四章、第五章

5.龚煦春《四川郡县志》

6.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松州、茂州、当州、悉州、翼州、静州、柘州、真州、荥州条目

7.薛玉树《茂汶较场坝唐摩岩造像题记》

8.吴羹梅《理蕃厅志》

9.徐学书《茂汶较场摩岩造像考析》、《茂汶县文物普查获重大发现》

10.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11.程志、韩滨娜《唐代的州和道》

12.《茂汶县志》、《松潘县志》

13.《史记·西南夷列传》

14.《三国志·蜀书》

15.《后汉书》

16.1985年四川民族出版社《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

17.1994年民族出版社《阿坝州志》

18.1993年民族出版社《黑水县志》

19.(清)杨迦怿·刘辅廷《道光茂州志》

20.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藏族历史与文化简明读本》

21.徐元泰《西南三征记》

22.1986年《马尔康县文史资料第一辑·四土部分》

23.1989年8月1日由黑水县人民武装部编篡的《黑水县军事志》。

24.2011年11月阿坝州文史第三十一辑《阿坝州藏传佛教开放寺院资料汇编》

25.2008年中共党史出版社《猛河丰碑·黑水变迁》

26.2013年黑水县政协出版的《黑水文史选辑之一·历史文化集锦》和《黑水文史选辑之二·民间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