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研究 >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调查及营盘山考古试掘综述

发布时间:2015-03-24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

陈剑陈学志范永刚


【摘要】从近年来对岷江上游地区考古调查及其对营盘山遗址的勘探和试掘中,发现了84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遗物采集点,并在营盘山遗址中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类遗物近万件。此次考古工作使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的内涵得以基本明确,并以此建立起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初前序列,为进一步探讨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内涵及古蜀文明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营盘山遗址;考古试掘


岷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之一,也是连接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四川盆地腹心地区的一条南北纵向的交通大动脉。其发源地在岷江南麓、松潘县川主寺镇弓杠岭,沿途流经川西高原、成都平原、川南盆地,最后在宜宾市区注入长江,全长745公里。岷江以都江堰以上河段为上游,都江堰至乐山段为中游,乐山以下为下游。因为交通不便等原因,古代人们对长江的真正源头通天河不够了解,长期将岷江上游视为长江之源,这不仅是一种地理上的认识,更是一种出于文化寻根意识上的认同。

岷江上游地区,历史上是长江上游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两大文化中心区之间的一条文化走廊和民族走廊,在探讨中国古代南北文化的时空关系、民族交往和迁徒等课题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古代文献记载和传说中有大量关于古蜀先民自岷江上游地区沿江迁入成都平原、大禹诞生地西羌石纽(位于岷江上游地区) 的内容。在南北朝对峙时期,中西交通要道河西走廊的阳关道堵塞,经由青海的古道(人称“吐谷浑之路”)一时兴盛,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经青海通往巴蜀的“河南道”(即部分沿江纵穿岷江上游地区),它是柔然地区与南朝往来的重要交通途径。因此,向来从事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领域研究工作的学者,纷纷对岷江上游地区的考古发现予以充分重视。

岷江上游地区既往的考古工作基础相对较为薄弱,除发掘清理一些石棺葬外,对古代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遣址)的发掘工作,此前还基本处于一片空白状态,考古调查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址数量不多(可以确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更是屈指可数),地域分布也不平衡。这种状况与岷江上游地区作为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和文化走廊的地位极不相符,所以岷江上游地区的田野调查、发掘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配全《四川文物地图集》的编写工作,在四川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州文物管理所会同当地文博部门于2000年6月至9月对岷江上游地区(含汶川、茂县、理县、松潘、黑水五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古调查,并以调查工作为基础,对茂县营盘山遗址进行了全面性、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考古工作,前后历时近三个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计发现84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遗物采集点。

此次考古调查范围遍及岷江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黑水河、杂谷脑河两岸的河谷地带,所发现84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物采集点多集中位于河岸台地之上。其中茂县营盘山遗址、松潘县东裕村遗址、汶川县高坎遗址、理县猛古沟遗址、黑水县东裕村遗址等54处地点发现有文化堆积,可以确认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另有茂县壳壳寨、汶川县布南、理县四南达村、黑水县泽盖村等30处新石器时代采集点。

这些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及遗物采集点的分布范围,东至岷江与涪江的分水岭──土门关,西抵大渡河与岷江分界的鹧鸪山,北起岷江源头的川主寺,仅数百平方米,大者可达十万余平方米。海拔高度在1200──2700米之间。观测断面得知,文化层堆积厚度从20厘米至3米之间。岷江上游河面狭窄、水流湍急,河床所在地带的地质结构又较松软,因此,河流下切较快,距今约6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集中分布在岷江干支流河谷两岸地势较高的三级及其以上的台地之上,二级台地上则较少见,一级台地则基本没有遗址分布。调查结果表明,在茂县营盘山遗址、理县龙袍寨遗址、汶川县龙溪寨遗址、黑水县色尔古遗址等,发现石棺葬遗址叠压于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之上。可见,尽管时代不同,但人类在岷江上游地区选择生活定居地点时往往具有同一性,这种情况可能与该地区地理环境条件较恶劣、适宜人类居往的地点不多有关。

调查采集的遗物包括陶器残片及石器等,其中陶片按陶质色可分为夹砂褐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及褐陶、泥质灰陶、泥质黑陶等类,纹饰以绳纹、附加堆纹,素面磨光,花面口沿装饰、素面、瓦棱纹、彩陶等为主,器型包括罐、钵、碗、盆、高领罐、瓶、瓮等,多为平底器,有部分圈足器,不见三足器。石器分为磨制和打制两类,磨制石器有斧、锛、凿、弯月形双穿孔刀、纺轮等,打制石器有砍砸器、杵、切割器等。

为更深一步地认识岷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内涵,2000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州文物管理所、茂县羌族博物馆三家单位联合对调查发现的营盘山遗址进行了试掘。2001年6月,三家单位又以《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课题联合向国家文物局申报2001年度文博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并获得通过。2002年9月11月,经省文物局同意,三家单位再次对营盘山遗址及其附近的波西遗址、沙乌都遗址进行试掘。两次试掘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和遗物,还清理了大批的石棺葬,为研究岷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内涵及演变序列等课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营盘山,又名云顶山、红旗山,位于茂县凤仪镇南2.5公里,系岷江山脉老人山在西南麓的河谷延伸部分,为岷江东岸的二级台地,海拔高度约1600米,高出岷江河谷约120米。台地南北走向,南高北低,平面约呈长方形,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1000米,总面积15万平方米,岷江从东、北、西三面呈几字形将其环抱。遗址分布于整个台地,1979年茂县文化馆曾在此发掘清理了10座石棺葬。

三年来,营盘山遗址的调查、勘探及试掘工作获得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房屋基址9座、墓葬及人殉坑5座、灰坑80余个、灰沟4条及窑址、灶坑等,并在遗址中西部发现一处大型类似广场的遗址。灰坑的平面形状有不规则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扇形等种类,底部多较平整,坑内填土大多为黑色土。一些灰坑底部及四周采用卵石(有的内含大量形砺石)垒砌而成,推测具有某种宗教含义。小型房屋基址的面积不大,多系单体建筑,平面多为长方形,中型房址内有隔墙。房址之部有叠压、打破关系,发现的遗迹现象包括柱洞、基槽、灶坑及贮火罐等,房内还出土大量的红烧土块,其上可见明显的棍棒插抹痕迹及拌草遗存,推测这些房屋的建筑结构采用了木骨泥墙的形式。大型广场遗址的硬土面之下发现有多座奠基性质的殉人坑,表明该遗迹在遗址的平面布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应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营盘山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石器、细石器、骨器、蚌器等类遗物总数近万件,陶器以手制为主,从陶质陶色来看,以夹砂褐陶、泥质褐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泥质黑皮陶为主,其中夹砂陶可分夹粗砂和夹细砂两种,以陶胎夹有颗粒粗大的片岩砂粒的陶片最具特色。泥质陶的火侯均较高,尤其是彩陶片和表面打磨光亮的细泥红陶、褐陶片的硬度更高。陶片的纹饰种类丰富,包括粗细磨光(包括交错绳纹形成的网格纹)、附加堆纹、素面磨光、彩陶、绳纹花边口沿装饰、素面、弦纹、瓦棱纹、划纹、复合纹饰(绳纹与附加堆纹组合成的箍带形装饰、绳纹之上饰凹弦纹)、捏塑与划纹相结合的人面像等。陶器以平底器和小平底器为主,有少量矮圈足器,器型包括侈口罐、深腹罐、碗、钵、高领罐、盆、瓮、带嘴锅、缸、宽折沿器、瓶、纺轮、陶球、穿孔器等,其中彩陶器的器型有盆、钵、罐、瓶等,彩陶均为黑彩绘制,图案题材有草卉纹、线条纹、变形鸟纹、弧线三角纹、网格纹、蛙纹等。石器可分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两种,打制石器包括由大型剥离石片稍作加工而成的切割器、砍砸器、杵、石球(弹丸)、网坠等,还有小量个体甚小的燧石片。磨制石器包括斧、锛、长方形穿孔石刀、凿、砺石等。玉器包括环镯形器等装饰品,壁形器仿工具及武器类的斧、锛、凿、穿孔刀、箭镞等。细石器包括大量的石叶、石核,质地以燧石及水晶为主。骨器包括簪、锥、针、削、箭镞等。此处还有少量的蚌壳。

同时,在对2000年调查新发现的波西遗址进行小规模试掘中,出土了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的彩陶钵、敛口钵等器物,证明了黄河流域与长江上游在很早即有文化交流。本次考古还新发现了文化面貌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相似的沙乌都遗址,以沙乌都遗址为中介,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与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文化(即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的前身)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从而为探讨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与古蜀文明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新资料。

营盘山遗址勘称岷江地区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中心聚落遗址之一,其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该地区目前已发现的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周围还分布着数十处相近或略有差异的中小型聚落遗址,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遗址群。在境内山峰耸峙,重峦叠障,悬崖壁立,素有“峭峰插汉多阴谷”之称的岷江上游这样的高山峡谷地区,如此大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聚落遗址是十分罕见的。从地理位置来看,营盘山基本处于岷江上游的中心地带,其东北紧邻茂县县城所在河谷台地,又是岷江上游地区面积最大的河谷冲击扇平原,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棺葬即位于此地,汉代汶山郡的郡治也一度在此。时至今日,茂县县城附近地区仍是阿坝藏羌自治州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可见,营盘山遣址及其附近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一直是岷江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

鉴于营盘山遗址是目前发现的该类型文化遗址中面积最大、考古工作规模最大、发现遗迹最为丰富的遗址,故建议此类遗址命名为“营盘山文化”。从已有的考古工作成果来看,该类遗存的文化遗址目前在松潘县、黑水县、茂县、汶川县、理县境内岷江及其支流两岸的河谷台地上均有发现。

岷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起步虽然较早,但基础极为薄弱,2000年以前仅有四川大学、阿坝州文管所等单位进行过少量的考古调查,所发现的遗址总数不足10处,这与该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从地理位置来看,岷江上游是联结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的重要通道,在史前以及历史时期,该地区一直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文化走廊和民族走廊,文献上已有古蜀人从此进入成都平原的记载。2000年以来的调查和试掘是迄今岷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规模最大、出土遗物最为丰富的考古工作,是一项填补学术空白的重大突破,极大地丰富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内容,是四川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新成果。本次考古工作使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的内涵能够得到基本明确,并可以建立起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初步序列。这些考古新发现还为研究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情况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对于探寻成都平原史前以古城遗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渊源,也提供了新线索和新启示,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